为丰富少年儿童假期生活,提高学习兴趣和社交能力,7月8日至7月12日,文化与旅游学院“文小青”志愿服务队来到武进区牛塘镇卢家巷“红心客厅”开展暑期夏令营,通过丰富多彩的课程和活动,为社区少年儿童提供一个安全、有趣、有益的暑期经历。
为了拉近志愿者和小朋友们之间的距离,加深双方对彼此的了解,志愿者在简短的开班典礼后,策划了一场破冰行动。在破冰行动中,志愿者和学生们各自进行自我介绍,分享自己的兴趣爱好、难忘经历等,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小朋友们都积极表达自己,气氛热火朝天。自我介绍环节后,志愿者和小朋友们一起聊天,了解小朋友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上遇到困难以及感兴趣的话题。志愿者还传授给小朋友们一些关于人际交往的小技巧,帮助他们能更快地适应集体。
志愿者向小朋友们讲解了一个个有关团结的小故事,从蚂蚁搬家的智慧、狼群狩猎的配合中,小朋友们深刻认识到团结合作背后所蕴含的巨大力量,知道在暑托班里同学之间友好互助的重要性。
最后将整个破冰行动推至高潮的是游戏“你画我猜接力赛”,在游戏过程中,小朋友们展现出了极高的参与热情和合作精神。他们为了共同的目标,相互鼓励、互相支持,共同面对挑战。在游戏中,小朋友们深刻体会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学会了如何在困难面前共同努力,实现目标;在无形之中使原本陌生的小朋友们迅速认识了对方,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
“炎炎小暑骄阳照,蝉声声声入耳来。”酷热的天气丝毫没有影响到小朋友们和志愿者的热情。夏令营恰逢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小暑,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文小青”志愿者带领小朋友们在古诗词中了解小暑节气。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标志着夏季时节的正式开始。小暑时节,正是莲藕的盛产期,江南地区人们习惯将莲藕切片,制成美味的藕粉粥;江苏和上海等地的女子通常会簪戴茉莉花。志愿者着重讲解了“喝伏茶”这一习俗,并就“喝伏茶”这一习俗向小朋友们拓展了中国的茶文化。通过志愿者生动地讲解和演示,小朋友们更加了解中国的茶文化,许多小朋友表示愿意加入到传承这份古老艺术的行列里来。
志愿者还向小朋友们介绍了防暑、防溺水小知识,帮助大家更好度过炎炎夏日,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
扇子是夏天最为常见的消暑工具。漆扇作为传统的手工艺品,不仅十分实用,还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志愿者将带领小朋友们一起走进漆扇的世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从准备材料和工具,到调制漆液,再到浸染扇面,再到干燥处理,到最后的修饰,志愿者逐一步骤地为小朋友们示范制作漆扇的各个环节,在短短时间内一把精美的团扇就制作完成了。小朋友们都跃跃欲试,在和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每个人都制作出了属于自己的精美漆扇。大家制作有的快,有的慢,有的甚至还进行了二次制作。志愿者告诉小朋友们,这也是生活的模样,遇到困难或者不如意,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取得理想的结果。漆扇制作不仅能够让小朋友们亲身体验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还能锻炼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过程十分有趣。
“文小青”志愿者们还讲解了垃圾分类、文明旅游等相关专题内容,为小朋友们普及了环境保护理念,树立了垃圾分类知识,规范了外出旅游行为,引导小朋友们自觉维护社会和谐和文明出行。夏令营还邀请江理工教育学院“爱教同行,心海护行”实践团开展心理健康服务专题活动,针对儿童的人际关系、情绪、压力三个方面精心设计团辅活动、科普宣讲和心理测量,为小朋友们送去关爱与温暖,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和迎接未来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
据悉,“文小青”志愿者提早谋划,认真筹备,通过集体备课、任务分解等形式,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夏令营环节,涵盖非物质文化遗产、经典文化传播、红色精神传承、垃圾分类小常识、心理疏导与团建等多个方面,利用传统知识讲解小课堂加互动小游戏的方式让课堂“活起来”,增强夏令营的吸引力。
本次夏令营中,小朋友们在人际交往、安全意识、文化知识、心理建设、文明礼貌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步,活动也密切了社区内家长、小朋友和志愿者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社区内双职工家庭孩子“看护难”问题,帮助小朋友们度过一个安全、充实、愉快的暑假,也是文化与旅游学院与牛塘镇校地合作的一个重要举措。今后文化与旅游学院将进一步总结经验、完善机制、创新形式,拓展实践平台,深化品牌建设,优化服务内容,构建更加立体、丰富、可循环的志愿实践体系。(图文/文旅青协;审核/曹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