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常州秋高气爽,丹桂飘香。9月16日,文化与旅游学院迎来了来自全国15个省份共计380名2023级新青年,他们怀揣希望与梦想,为学院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上午,学校党委书记崔景贵,党委副书记、校长戴国洪,党委副书记贝绍轶,副校长俞亚萍,副校长王俊,副校长范洪辉,学院党委书记张羽程,院长演克武,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李晓曼,副院长常如瑜及校各相关部门负责人来到学院新生报到场地指导迎新工作。在迎新工作展位与新同学、现场工作人员、志愿者等进行了亲切交流,详细了解我院报到情况,对我院迎新工作安排部署、特色创意展示、报到服务流程给予了充分肯定。

为了更好地做好新生接待工作,学院做足了“功课”,前期通过辅导员点对点与全体新生取得联系,帮助学生在迎新系统进行预报到,提前完善个人基本信息、来校信息、登记军训服装尺码等,简化现场报到流程,为新生提供便利。新生家长们纷纷表示,“一站式报到很方便,在很大程度上解除了我们和孩子报到环节不熟的紧张和焦虑。”




闯文关:吟对诗词




闯武关:趣味投壶






在迎新特色展示区,国潮氛围直接拉满;汉服茶香,一箭倾“新”,五湖四海聚常州;东坡诗词,传承文化,华夏衣冠礼迎新。文旅学院继续延续了“汉服迎新”的传统,志愿者身穿汉服,引导新生在卷轴上签到,邀请新生体验文武闯关古代文人雅趣,文关吟对诗词,武关比试投壶,同学们现场挥毫泼墨,创作国风书签团扇等作为“彩头”,“长乐”“不焦虑”“顺意”“前程似锦”“欢喜”等吉祥话为新生送去最美好的期许。




学院秘书系张英老师结合地方文化、专业特点以及未来就业,特意创作了专业藏头诗句,体现了专业教师的用心和期待,展现了学院深厚的文化底蕴。学院根据新生生源省份结构分布和数量情况,喷绘制作了生源省份的地图,十五个省区地图都指向了学校的所在地江苏省,寓意来自五湖四海的求学青年,将在江苏理工学院成长为国之栋梁。



为助力我院迎新工作顺利进行,学院团委征集选拔了百余名学生志愿者,他们统一着装,准时集结在迎新场地,以最饱满的热情、最暖心的笑容迎接每一位新同学的到来。志愿者们接过新生手中的行李箱,帮助新同学签到合影,热情周到的服务让新生倍感温暖,有条不紊的接待工作更让新生们感受到了来自文旅学院大家庭的温暖。一抹抹“志愿红”成为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文以载道,旅以致远。新学期的校园处处洋溢着积蓄已久的青春能量。从远方而来,跨越山海,奔赴下一场诗与远方;青春的注脚在这一刻绽放,听蝉鸣,从心所向。文旅青年携着希望与梦想,将在江苏理工学院筑梦起航。(图/文旅学院师生;文/陈宝;审核/李晓曼;编辑/顾梓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