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报》:肖静:让游客听得过瘾
发布时间: 2023-06-06   访问次数: 1324


□ 本报记者 任丽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一般游客大多对书法碑刻的兴趣不大。所以,当听说有一位西安讲解员通过讲解碑林吸引了64万粉丝,记者充满了好奇。

点开“西安肖静”的抖音号,记者发现,肖静的账号运营仅1年便收获了64.3万粉丝,获赞291.7万次。在“流量至上”的抖音平台、竞争激烈的文旅板块中,她的“流量密码”是什么呢?

展示中国语言之美

记者观察到,讲解时的肖静,既像一名普通游客那样欣赏展陈文物,又像一名精心构思的创作者那般布局谋篇。“不允许出境展出的国宝昭陵六骏是谁的坐骑?看似保存完整的飒露紫和拳毛騧经历了怎样的文物贩卖?五匹战马都为马腿向前准备跃起的姿势,为何只有飒露紫是腿向后支撑的,而旁边的人物左眼角流泪珠?怆然涕下飒露紫,我辈当警惕不忘”……在西安碑林博物馆内,肖静在昭陵六骏展柜前,讲解唐太宗李世民曾骑过的六匹功勋战马,一般人关注不到的细节她都说得明明白白,吸引游客驻足。

游客们一致评价,肖静老师的讲解娓娓道来,引经据典,不枝不蔓。她的讲解也充满艺术性,不仅介绍了中国书法之美,也展示了中国语言之美,引人入胜。

如何通过讲解把景区呈现得更加完美?肖静认为,对景区本身所蕴含的历史背景,以及能给它增添光彩的人物、主干线,理解程度要从点到线、从线到面。而在讲解的过程中要有高度概括,以此增加游客的记忆。同时,讲解是一个用声音来传递知识的工作,声音要有轻重缓急,有重音、有强调,这样游客才会有听下去的愿望。

“作为一名博物馆讲解员,要客观地去描述历史,但是,对客观的历史又一定要有一个主观的切入点,比如能够让游客对自己的民族更有自信心、更热爱。”肖静觉得,人是复杂的,而故事已讲了数千年。所以,在针对年轻群体讲解时,她多会从中国精神的角度来切入。

形成特有讲解风格

1996年,获取国家导游资格证,开始从事导游工作;2002年,参加陕西省导游大赛,获得陕西省第一名;2020年、2021年,连续获得西安市十佳金牌导游称号。肖静告诉记者,2005年,因为一次跟朋友聚会,她改变了对职业的看法。“我一直是以讲解为主的导游,对引导客人购物并不感兴趣。朋友建议我带纯讲解团,一天收500元的讲解费,但那时市场需求不高。后来,我就索性不带团了,离开了行业第一线。”

离开导游行业,肖静吃了不少苦。直到2018年,有朋友告诉她,现在行业形势有了很大变化,纯讲解团开始有市场了。于是,2018年春节期间,肖静重新带团。其实,从2005年到2018年,肖静一直在读书,看典籍、读诗词,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讲解融合起来。她现在的讲解风格,也正是从2018年之后形成的。

有游客说,听肖静的讲解很过瘾,因为全是干货,没有技巧。“希望我的讲解能让游客产生共鸣。如果我讲的历史和人物对今天、对当下、对游客不能产生任何影响,那只是观赏,没有共鸣。”肖静说。

“我希望通过对历史、对古代诗词的学习,让自己拥有像古人那般的超然态度和人生智慧。”70年代出生的肖静,注重人格修养。她以北宋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的“士大夫处世可以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自勉。

在与记者的交流中,肖静反复强调,自己的讲解再普通不过,希望未来能够更好一点。

传承文化成就自我

去年9月,她加入了一个由一群博物馆深度爱好者组成的团体。此后,肖静在社交平台首页写下这样一句话:“愿把热爱的工作做成属于自己的艺术。在对古人的解读中,汲取他们的精神,让他们成为光,照亮我们的未来。”

“游客对我讲解的评价以及需求,让我觉得讲解工作更加有意义。”3个月试用期后,肖静成为团队的西安讲师。

“加入团队后,每月需要提供3到5条视频,自己需要更新8到10条,所以每两天就要更新视频,内容输出量超出了我的想象。但压力之下,也让我有了突破的新方向。”围绕西安碑林博物馆和陕西历史博物馆,肖静开始了更深入的挖掘。她还新加了大慈恩寺讲解,获得了跟其他地方的讲师进行线下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比如去成都出差,看三苏祠、三星堆;去南京和上海出差,看上海博物馆和南京博物院……这样一种交流,让我可以欣赏不同讲师的风格,也对同一时期南北地区文物之间的差异增加了解。”

肖静坦言:“我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讲解风格。讲解于我而言不仅是一份工作,既在传承历史文化,也在丰富和成就自己。”

肖静的感染力,不只体现在线上网友粉丝的点赞,在线下也吸引了很多游客前往西安碑林博物馆参观游览。“一些游客原本没有参观碑林的计划,看了我的视频却将游览碑林纳入行程,甚至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观景点,这是我最开心的事。”肖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