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晚报》:85后宰小玲,乐当活字印刷“守”艺人
发布时间: 2023-04-18   访问次数: 1257


职场名片

85后的宰小玲是土生土长的常州人,在运河五号街区里经营着“时光印记”活字印刷体验馆,上下两层100多平方米,可以让参观者亲身体验有着近千年历史的活字印刷术的奇妙。宰小玲说自己的职业是活字印刷“守”艺人,就是想守好这门传统手艺,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

职场故事

4月9日下午4点半,一位与宰小玲相识7年的老友找上门来,要为即将退休的老领导私人订制一份礼物,指明要用活字印刷制作一张贺卡。宰小玲麻利地从字架里找出铅字,在印盒里码好,往铅字上刷点油墨,把宣纸平铺在印盒上,再用墨滚在铅字上来回滚动,一张贺卡就做好了。用相框装好后,老友十分满意。老友说:活字印刷是独一无二的纯手工制作,能够体现私人订制的与众不同,最能代表自己的心意。

从药剂师跨界守艺人,源于山东活字印刷初体验

宰小玲大学学的是药剂学,毕业后进了某医院抓了几年中药,怀孕后辞职回家。但她不愿意做全职妈妈,还是想着能有自己的事业,所以当孩子大些了,就开始考虑起来。这时恰好山东的一个朋友发来邀请,请她和其他好友一起,去看自己新开的活字印刷体验馆。

“朋友说自从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后,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电脑印刷技术出来前,印刷厂里都还在沿用活字印刷术。他家里祖辈代代相承,都是在印刷厂里做活字印刷的。但是短短几十年,很多年轻人都对活字印刷没什么概念了,所以才想要开一家体验馆,就是想让更多人能亲身感受这种如今已经濒临失传的传统手艺。”可当时宰小玲和其他好友都觉得这个不赚钱,劝他改成烧烤店。“朋友直接拒绝了我们的建议,坚持要把体验店开起来,还让我们都体验了一个小时。”

就是这次活字印刷初体验,宰小玲感受到了有生以来从未有过的放松状态,发现原来静下心来做一件事特别有意思,尤其是抓中药的经历,让她对同为中华传统文化,且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有种天然的亲近感。于是征得家人们同意后,她2016年盘下现在的店面,开始试营业。“就是想给孩子们、亲戚、认识或不认识的朋友们,创造亲手接触传统活字印刷手艺的机会,让自己可以踏实做点坚守传统文化技艺的事情。”

和宰小玲差不多同时,杭州、温州、无锡都有类似的体验店开出来,但能像她这样坚持到现在的,她说已经一家都没有了。

想要更好地传承,自己必须理论联系实际

店是开起来了,宰小玲深知“欲善其事,先利其器”的道理,一边自己买书、上网查资料,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

宰小玲不满足于仅仅会印刷,还专门在2017年,通过山东朋友帮忙,在山东青岛请到了一位已经70多岁的,从当地印刷厂退休的专职铸字师傅,向他学习如何铸造铅活字。她想了种种办法,淘来了一台铸字机(外形有点像现在厂里的注塑机),又从朋友那借来100多副字模,还自己搜罗来几十副字模(以铜质和铁质为主),凑齐了全套铸字装备。

铸字其实也不复杂,老师傅先演示一遍:把铸字机加热到300℃,让放在里面的铅块融化成铅水,再把字模放入,让铅水均匀浇在字模上,冷却一段时间后,铅活字就成型了。但因为是女孩子,宰小玲对高温有些怵,戴着手套都不是很敢下手,加上老师傅一直在旁边看着,就更紧张了,放字模、浇铅水、压紧、抬盖等动作无法连贯起来。老师傅见状,时不时地还要上前亲手帮忙。经过一阵手忙脚乱的倒腾,她终于做好了十几个字,其中倒有4个是边缘毛糙的次品。第二次再做,有了经验,就没有次品了。

出于安全考虑,宰小玲店里没有安装铸字机,也没有铸字体验,但她会把这次经历告诉参观者们,加深他们对于传统手艺的感知。

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她的店快成活字印刷博物馆了

去年6月,一个正在拍摄常州三杰题材电影的摄制组慕名找过来,说拍摄一个瞿秋白印刷书刊的场景,要借宰小玲店里的字架和一批铅活字。她在工人的帮助下,花了两个小时才拆解好字架,由卡车运走。第二天晚上拍完后运回,她再组装好。“通过以前单位的老领导帮忙,我从常州一家印刷厂里弄到了这个上世纪70年代的字架,用来模拟上世纪20年代一点没有违和感。”正是在各方面朋友的帮助下,她的店里与印刷相关的藏品丰富。

2017年,宰小玲开始收集字模。从武进一个印刷厂退休的老工人那里,她看到老工人保存的用蛇皮袋装的3大袋字模。她加钱人家也不高兴重新归纳整齐,无奈只能拿回来自己整理,四五个人花了20多天才排好。不过随着老印刷厂的迅速消失,她在收到2000多个字模后,便几乎再也收不到了。“很多字模都被当废铜烂铁卖掉了,太可惜了。”

不过好在铅活字还能收到不少,像上个月,礼嘉一位印刷厂老师傅的儿子,就把家里保存的一批铅活字送了过来,里面各种字号、字体都有,都是以前使用过的,质量没得说。宰小玲还认识了好多古玩界的朋友,通过他们也淘到了不少好货。2018年夏天,一位古玩朋友说有个印刷厂的老师傅要出售一台中文打字机和300多个铅活字。她立即顶着烈日赶了过去,满头大汗地把30多斤重的打字机和铅活字打包带了回来。打字机上有个按键坏了,她又请懂机械的朋友来帮着修好了。

正是在各方朋友的大力帮助下,如今宰小玲已经收集了7000多个不同的汉字,每个汉字有4颗铅活字,总共3万颗左右铅活字。

除了活字印刷的装备,凡是与印刷相关的物什,宰小玲都会想法收来。2017年从山东朋友处得知甘肃有家印刷厂要卖一台凸版印刷机,不远千里赶过去,花3万多元买下,再花几千元运费弄回来。老父亲亲自上阵,把机器整修一新,又可以印东西了。上个月,嘉泽印刷厂还捐来一台油印机,丰富了店里的收藏。“印刷术在不断与时俱进,让客户体验传统活字印刷的同时,感受印刷技术的进步,同样很有意义。”

请进来走出去,让更多人喜欢上这门传统手艺

坚守了这些年下来,宰小玲的店里迎来了五六千人次体验,加上参观的有2万多人次了。“从20多个月的宝宝到70多岁的老人都有。周末小情侣来得比较多,会互送自己印的情话表白心迹。”就在4月8日下午,一个60多人的团队来到店里,挤得满满当当,她介绍得嗓子都快冒烟了,心里却是累并快乐着。

在这些体验者中,还有几位活字印刷的忠实小粉丝。2018年,刘女士带着上小学的儿子和上幼儿园的女儿来体验。刘女士的丈夫忙于生意经常出差,儿子专门印了张“厚德载物”书签送给爸爸作礼物。此后每年暑假,他隔三岔五就会跑来店里,有时一个人来,有时带几个同学来,一呆就是一天,把教师节、重阳节、中秋节、春节等需要用到的贺卡,一张张地印刷好,再带回去备用。

家在南京的女孩明明,因为妈妈是常州人,每年寒暑假都会回来过。自从体验过活字印刷后,她每年寒暑假都会来,体验活字印刷之余,还会体验其他的印刷方法。随着年龄增长,她从以前印些名人名言、诗词语句,现在更多印一些个人寄语、座右铭之类的励志话,还会帮同学来印一些小诗佳句什么的。

上个月,有5位印刷厂里干过的老师傅结伴来到店里,参观老物件。一位专职寻字工老师傅现场“炫技”:大概看了看字架上铅活字的排列规则,便很快进入工作状态,从2000多个铅活字里迅速听口令找到了7个字,平均10秒一个。宰小玲为了找字,还专门请人开发了一套扫码寻字小程序,扫一扫才能赶上老师傅的速度。

宰小玲还把活字印刷送进特殊儿童学校,每周一下午上两节公益课,教孩子们用活字印刷制作扇子、书签等,挖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职场感悟

问:活字印刷体验相对来说较为冷门,也不是很赚钱,你为什么能坚持下来?

宰小玲:我是一个性格比较坚定的人,我做事情更看过程而不重结果。我就想静下心来认真做一件我认为值得做的事,而不计较赚钱多少。只要能让更多人知道活字印刷,并能从体验活字印刷中获得收获,我觉得就很有成就感。

问:坚持了这些年,有些什么样的收获?

宰小玲:我个人的身心都平静了下来,原来的急脾气不见了,心态更沉稳了。其实生活除了忙碌,也有平淡与从容。我很高兴,很多大朋友、小朋友都通过体验和参观活字印刷体验馆,感悟到了生活的另一种滋味。

问:下一步有些什么打算吗?

宰小玲:继续扩大我的藏品(笑),吸引更多人来体验和参观。适度开发一些文创产品,将活字印刷与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手工艺品相结合。像前段时间就有公司订购了1000份伴手礼,上个月有一家企业也订了600多份伴手礼。为了做成这些生意,寻字寻得眼睛都花了,原本正常的视力都有点老花了。推了1600多次墨滚,手上都起了老茧,前两天刚褪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