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落实新课标,教师要超越“教书”走向“育人”
发布时间: 2022-12-08   访问次数: 1268


【新学期·新课标】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描绘了培育时代新人的蓝图。理想的蓝图如何变为现实?美国学者古德莱德的课程实施层级理论告诉我们,从理想的课程到学生体验到的课程,其中关键环节是教师理解的课程和课堂上实际操作的课程。因此,新课程的有效落地,需要有能够真正理解它、执行它的“新”教师。

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走向学生素养本位

  一直以来,人们总是习惯于把教师等同于“教书”的人,把某个学科的教师理解为教某个学科知识的人,我们会说,张老师是教语文的,李老师是教数学的,等等。“教书”,是对传统认识中教师工作的概括,反映了教师最基本的工作日常——把书上的内容教给学生。

  新修订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回归教育的育人本质和课程的育人功能,凝练了学生学习各门课程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回答了各门课程的独特育人价值。更难能可贵的是,核心素养统领并贯穿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各个方面,将其统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各课程标准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让核心素养可见、可评。总之,以核心素养为灵魂的新课程,全面凸显了课程的育人价值。

  落实新课标,需要教师超越“教书”,走向“育人”,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走向学生素养本位。要研读新课程方案和新课程课标,明晰“为什么教”和“为谁教”的时代要求,深刻理解课程育人价值,落实育人为本理念。准确把握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素养要求,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设定教学目标,改革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具体教育教学活动中。

落实素养导向的教学评一体化

  践行教书育人使命,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开展素养导向的教学,在教(学)什么、怎么教(学)、教(学)到什么程度等问题上,始终以是否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为标尺。

  素养导向的教学,在教(学)什么问题上,需要教师跳出学科逻辑和知识点罗列的窠臼,关注教学内容的关联性、整体性及综合效应,以大问题、大任务、大观念来组织教学内容。基于核心素养要求,遴选重要观念、主题内容和基础知识技能,精选、设计课程内容,进行结构化整合的大单元设计,增强知识学习与学生实际生活以及知识整体结构的内在联系,注重学生所学内容的“结构”“联系”和“迁移”。在怎么教(学)问题上,从“单向知识传输”走向学科典型性的、真实的探究,为学生创设如“经历”“体验”“情境对话”“问题解决”“社会交往”等学习任务,创造从知识符号化机械学习到知识意义性理解学习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引导学生在做、用、创中解决真实问题,习得核心素养。

  推进素养导向的教学,关键所在,也是难点所在,是在教学中实施素养导向的评价,也即落实素养导向的教学评一体化。如果不知道怎么评,或者评价重点仍然停留在对碎片化知识技能的掌握上,那么素养导向的教学将不可能真正落地。素养导向的教学评一体化,前提是教学评的一致性,教师教的、学生学的、师生评的共同指向同一目标。评价统领整个单元的设计与实施,并将其嵌入到教学中,伴随教学。在明确单元目标之后,首先需要基于目标来思考学生需要做什么才能证明这样的目标达成了,也即确定评价任务。核心素养需要通过植根于情境的表现性任务来评价,学生完成表现性任务的过程既是评价的过程,也是教与学的过程。这些“作为学习的评价”直接嵌入教学过程,而不是教或学之后或之外的一个孤立环节。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在确保教学评一致性的前提下,利用评价充分发挥学生在素养导向的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这个单元或任务良好表现的内涵,在学习过程中利用评价工具实时监测、管理、反思自己的学习,教师要利用评价为其提供及时反馈。在这种“促进学习的评价”中,教师与学生共享学习目标,基于评价证据促进教与学。由此,深度学习才有可能发生,素养才有可能提升。

深度协同,组建跨学段、跨学科教研共同体

  当我们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作为目标时,便不再只会盯着自己所教的书,不再想着怎样和其他学科的老师去抢占学生的时间,而是聚焦“我以及我所教的课程能为育人贡献什么”展开教学。那么,以什么样的机制保障这样的教学更好实施?面对新课程新难题,需要教师深度协同、集体研讨,组建跨学段、跨学科教研共同体,共筑育人合力。

  一是学科内的集体教研。无论是从学科知识走向素养目标,还是大概念的提炼、大单元的设计与实施、学科实践、素养导向的评价等,都给教师们提出了不小的挑战。这就需要教师们深度合作、共同教研,发挥集体智慧,攻破素养导向教学的难点。

  二是学科间的协作整合。传统的教学,各学科各行其是,单兵作战,学科逻辑互相分割、独立。新时代育人为本、素养导向的新课程则强调“综合学习”与“完整人”的培养。各学科教师需打破“竖井式”分科的边界,形成讨论、分享跨学科逻辑和教育实践智慧而非彼此竞争的文化,协作整合课程资源,改进课程内容组织与呈现形式。注重学科间的知识关联,开展跨学科的联合教研,走向跨学科的协同育人。

  三是学段间的统筹衔接。各学段教师需要依据学生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变化,以及学科逻辑和思维进阶协同设计学习目标,体现连续性和进阶性,尤其是做好幼小、小初、初高衔接。

  综上,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需要深刻理解课程育人价值,立足育人为本理念;深入推进素养导向教学,落实教学评一体化;深度协同,共筑育人合力。在育人实践中,当好课程实施主力军。

(作者:周文叶,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系主任,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副所长)

【新学期·新课标·案例】

  新课标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三个层面6个任务群中,阅读就占了4个。我们的所有课型实施都有阅读分享,紧扣单元主题,围绕语文要素,以学习任务群为经,核心素养为纬,一篇带多篇,一本带多本,对标对线,经纬交叉渗透,延展语言训练的广度和深度,建构丰富多元的知识网络。

  全册单元通读,一看目录,二看导语,三看语文要素,四看课文。通读旨在全面了解本学期语文学习的内容与目标,梳理各单元的大主题,重视整体感知,关注各单元之间的连接,为了解学情和“以学定教”提供依据。开学第一二周,我们不着急上新课,而是让学生拿到新书当“小说”看。一看目录,二看导语,三看语文要素,四看课文。通过自由读、小组合作读、师生共读、全班交流,了解单元大主题。学生在阅读中有收获、有存疑、有期待,都是原生态的学情。

  单元导读落实,了解学生已知,鼓励提出未知,倡导勇敢求知。在单元通读基础上,站在单元整体的宏观角度,聚焦单元主题和语文要素,通过学情调查,整合单元内容,进行学情定位、内容定格、教法定调,进一步整体感知及梳理相关阅读储备。各年级根据通读课上初步了解到的学情态势,对照年段和单元目标,设计单元学情调查表,课上限时完成,现场交流讨论,了解学生已知,鼓励提出未知,倡导勇敢求知。心中有学情,以学定教更有数。对教学内容的合理开发和科学重组,利于学生投身于单元整体连贯学习的情境中,满足知识技能螺旋提升的需求。

  精读略读课外阅读,把书读薄,提炼关键,把书读厚,延展学习。统编教材从三年级起,形成“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精读课学方法,扎实推进,激活思维;略读课用方法,拓宽课堂,运用实践;“快乐读书吧”使课外阅读课程化。

  对照课标学习任务群,无论是积累与梳理、阅读与交流、创意和表达,还是整本书阅读,我们都注重单元主题的前后联系和知识内容的连续性,使有限的课时产生乘法效应,读说结合,让学生的言、语、作得到递进训练,突出整体功能。

  读法学法想法相结合,学科融合厚积薄发。基于新课程理念,从校情、学情出发,结合课程目标,我们制定了1-6年级的经典诵读、师生共读、必读和推荐课外阅读系列书单,每单元至少1个课时作单元主题阅读分享,每周2次经典诵读分享,每学期1次语文素养比赛,每学年1次课外阅读达标检测,至少开展1次班级读书等专题实践活动,以上统称“阅读+123工程”。于是,读进说出有方法,学以致用习得法,文学阅读有想法,思辨阅读有启发,语文和“道德与法治”学科融合,聚焦文化自信与传承;语文与信息技术双师教学,让创意表达百花齐放;语文与劳动、综合实践三师同堂,都市小农夫菜园青葱、瓜果飘香;语文与音乐、美术整合,诗中有画,画中有话,诗画音韵满课堂……如此,古今中外统统读,听说读写样样通;学科融合立课程,厚积薄发兴致高。

(作者:何建芬,系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华阳小学语文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