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时期意识形态建设的前沿阵地,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推动新时代青年对思想政治素养的理解与内化,关键在于发挥“三个课堂”的合力。
聚焦高校思政课“第一课堂”,推动思政课教学目标明确化。以新时代青年的趣味性、实践性诉求作为着力点,深层次挖掘、拓展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运用青年喜闻乐见的话语体系对原有内容进行活化优化,激发青年多层次新鲜体验的产生;以思政课为核心,立足办学特色不断拓展通识课程的思政内涵,同时,立足学科特色,深挖不同专业课程的思政资源,做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融合。通过具体生动的情节讲述、有理有据的内涵分析、可知可感的情景再现等途径,深层次、全方位、立体化向学生展现中国故事。用好教学工具,增强思政教学的趣味性和感召力。一方面,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以身临其境的情景剧、舞台模拟等体验式教学活动,激发青年参与思政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应运用新媒体技术巩固思想教育话语权,将书本文字理论转变为可视化教材,在满足青年视觉体验与感官需求的同时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地开展思政融入式教学,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做好翻转课堂,增强青年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以此增强课堂感染力,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
关注实践“第二课堂”,推动思政课教学场域立体化。开展现场式实践教学,提高新时代青年的参与感。以校园、纪念馆、博物馆、展览馆等场域为依托,身临其境感知党的伟大征程,多维视角开展现场式实践教学,更加利于教学趣味性和深刻性的激发。推动体验式志愿服务,提高新时代青年的获得感。一方面,应引导新时代青年社会实践活动往常态化、机制化方向推进,促进青年与时代“链动”结合,增加青年的社会经验,达到提升其政治责任担当目的;另一方面,应大力组织青年参与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参与校园和社区管理、城市建设等活动,积极为学校发展、地方经济、社会治理等建言献策。促进沉浸式文化建设,提高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感。要抓住各个时期的重要节点,以主题活动为教育载体,根据青年各时期特征设计活动内容。通过搭建系列活动,实现育人载体连续化、系统化,以全面渗透对青年的思想政治养成教育;要挖掘文化资源,依托地区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红色思政教育品牌。
抢占网络阵地“第三课堂”,推动思政课供给方式新颖化。推动多样化网络教学栏目,贴近青年学习方式。打造网络精品内容,充分做好教学相关素材的收集工作,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作为开展网络教学栏目的信息资源;依托互联网技术平台,打造网上党史博物馆、网上革命纪念馆、网上抗疫事迹展、网络文明接力等系列特色项目,引导大学生传递党的声音、传播文明力量、传承红色基因,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中国青年与新时代同频共振。打造微型化网络传播平台,构建网络舆论高地。从滴灌式教学思维出发,自“微”处发力,以“微制作”托举“大平台”,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青年的日常学习生活之中,达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比如,借助“中国大学MOOC”等多方平台与工具将思政融入生活,调动青年参与思政学习讨论的积极性,达到激发青年感受主体价值的目的。建设高质量网络公关团队,提高应对处置能力。各大高校应适应“微”时代要求,制定并完善高校网络舆情应急工作预案,加强对微博、微信、百度贴吧等舆情搜集,掌握高校网络舆情监测主动权;注重从高校政治工作骨干、学生干部中选拔人员组建网络评论队伍,以点带面,有效展开网上舆论引导和思想疏导;广泛在青年群体中开展学生网络文明教育和网络法治教育,探索公关团队激励机制,壮大参与“微思政”教育的师生队伍,提升网络思政引领力,强化正面引领。
来源:新华日报 2022年09月13日 11版
(作者韩淼 为南京师范大学团委书记、党委学工部副部长,栖霞区副区长。本文系国家语委科研项目“‘政治词语’在新时代青年话语体系中的影响及正确解读研究”〈WT135-41〉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