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教育部发布了 《关于公布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 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 (教高函〔2021〕14号) 我校申报的 机电技术教育专业是国家教育部针对不同高校办学特色,及适应近年来人才培养特殊需求而特别设置的专业。该专业隶属于工学机械类,属于职教师资本科专业。我校此次成功申报的机电技术教育专业,始终坚持“立足江苏,服务长三角,辐射全国”的服务定位,在“苏南职教模式”引领下,开展“校-政-企-校”四元协同人才培养,注重学术性、技术性、师范性“三性融合”,致力于为江苏与长三角机械行业企业培养优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中高职院校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满足现代智能制造领域对职教师资与工程技术人员的迫切需求。本专业立足江苏,面向长三角区域经济建设需要与机械行业发展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高尚的师德品质,具有良好的科学技术与人文素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系统掌握职业教育科学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既能在机械电子及相关领域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与系统的设计开发、检测与控制、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又能在中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从事机电一体化方向的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与研究、学生管理等工作的“双师型”职教师资。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控制技术基础、测试与传感技术、电气控制与PLC、机电系统设计与微机控制、职业教育心理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等。就业领域:主要在中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从事机电一体化方向的专业理论教学、专业实践指导与学生管理等工作,及在机械、汽车、液压、电子、自动化、机器人等相关行业领域,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与系统的设计开发、加工制造、检测控制、应用研究、运行管理、技术服务与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研究生阶段研修学科:本专业毕业生适合继续在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教育学等一级学科的相关二级学科硕士专业深造。当前,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潮流和趋势。中国智能汽车发展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发展定位从原来以车联网概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向智能制造、智能网联等智能化集成行业转移。随着智能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智能汽车高技能人才需求数量将呈现井喷式增长,未来五年汽车行业人才需求已经进入社会总体需求的前五名。因此,开设智能车辆工程专业是培养智能汽车专业技术人才的必选项。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自然科学基础和车辆工程专业知识;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能在智能车辆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产品研发、设计、制造、检测、生产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能胜任工程师岗位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智能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制造工艺、智能汽车设计、智能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智能汽车传感器与测试技术。能在智能汽车(包括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其零部件设计与制造、智能汽车电子控制系统设计开发等领域就业,能从事设计、开发、实验、测试以及相关科研等工作。研究生阶段研修学科:本专业毕业生适合继续在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的相关二级学科硕士专业学习。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是2007年由国家教育部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级特色建设专业。该专业隶属于管理学,属于职教师资本科专业。我校此次成功申报的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是随着江苏省及常州市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产业的发育而设立的一个应用型专业。我国旅游管理学科共有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四个本科专业。目前,随着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的成功申报,我校是江苏省内唯一同时拥有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和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三个旅游管理学科专业的本科院校,三个专业特色各异、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旅游管理学科发展将更加完善和成熟。本专业面向江苏及周边地区,按照教育部对专业办学及旅游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旅游企业运营管理和旅游教育培训领域的专业知识,具备教育培训、旅游营销策划及企业运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综合素质较高,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该专业培养既能在旅游 行政管理部门、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酒店、会展公司、研学旅游等相关机构从事服务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又能在旅游管理和研学旅游方向专业从事理实一体化教学与研究、学生管理等工作的“双师型”职教师资。旅游学概论、旅游接待业、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消费者行为、职业技术教育学、职业教育心理学、旅游教学方法论、旅游经济学等。中职院校旅游专业教师;旅游 行业培训师;旅游咨询师以及旅游 行政管理部门;旅游景区、酒店、旅行社等企业服务和管理工作等就业岗位,也可以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一直以来,我校高度重视专业建设,学校立足自身发展和定位,主动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不断加强新工科、新文科建设,重点设置和建设与江苏省、常州市主导产业、新兴产业、优势产业相适应的专业,专业交叉融合、布局不断优化。此次新专业通过备案,是我校在“十四五”开局专业建设方面取得的又一新进步。今后,学校将进一步突出办学特色,持续优化专业布局,不断提升专业建设质量,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
|
|